技術文章
首頁 > 技術文章 > 統一標準 協同共治 統籌推進南四湖流域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統一標準 協同共治 統籌推進南四湖流域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更新時間:2023-11-03 點擊量:1673

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輸水幹線和重要調蓄樞紐,其水生態環境質量直接關(guan) 係到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調水水質安全。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總shuji在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生態環境部部署推動南四湖治理保護工作,對統一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工作提出要求。生態環境部組織淮河流域局會(hui) 同山東(dong) 、江蘇、安徽、河南四省生態環境部門,按照“統一編製、分別報批、分省實施"原則,開展南四湖流域統一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工作。近日,四省南四湖流域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以下簡稱“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均已發布,成為(wei) 我國統一跨省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重要實踐,為(wei) 跨省流域協同共治提供示範。

一、強化係統觀念,推進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協同治理

南四湖是我國北方第一大淡水湖,主要入湖河流53條,流域麵積3.17萬(wan) 平方公裏,涉及山東(dong) 、江蘇、安徽、河南四省38個(ge) 縣(市、區)。近年來,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各省治理保護要求不統一,製約了南四湖治理保護成效,給南水北調東(dong) 線調水水質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抓好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這項係統工程,統一水汙染物排放標準是關(guan) 鍵。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安排,在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統一過程中,淮河流域局負責會(hui) 同四省針對南四湖流域主要管控對象和主要汙染物指標,科學合理確定了水汙染物排放限值;四省生態環境廳在此基礎上深入調研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結合實際分別製修訂本省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經市場監督管理局技術審查後,報四省人民政府批準,截至目前均已發布,並統一規定自2024年4月1日起實施。

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的統一打破了行政區劃對江河湖泊流域性的分割,彌補了國內(nei) 跨省流域型統一標準的空白,是堅持從(cong) 生態係統的整體(ti) 性和流域的係統性s出發開展保護治理的重要基礎,也是構建流域統籌、區域落實、協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格局的重要舉(ju) 措。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的實施,可有效削減入河入湖汙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提升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區域用水安全,並為(wei) 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持續發揮綜合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二、突出“三個(ge) 治汙",推進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工作方針,精準識別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嚴(yan) 格特征汙染物管控,著力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

堅持精準治汙,聚焦特征汙染物管控

南四湖流域部分區域為(wei) 高鹽高氟區,為(wei) 確保南水北調東(dong) 線調水水質安全,適應流域水環境管理需要,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將硫酸鹽、全鹽量、氟化物等特征指標納入管控範圍,引導企業(ye) 調整用水結構,進而減少或停止高鹽、高氟地下水的使用,有助於(yu) 從(cong) 源頭削減特征汙染物排放總量。把城鎮汙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作為(wei) 重點,在現行一級A排放標準基礎上,對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和總磷等4項主要汙染物指標適當加嚴(yan) ,並增加氟化物作為(wei) 控製因子;同時在硫酸鹽、全鹽量指標上區分對待,對於(yu) 工業(ye) 廢水比例超過30%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增加硫酸鹽、全鹽量作為(wei) 控製因子;對接納生活汙水為(wei) 主的城鎮汙水處理廠,考慮背景值影響,硫酸鹽、全鹽量不做限定。這樣既堵住了企業(ye) 通過城鎮汙水處理廠“借道"排放的漏洞,又避免增加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額外負擔。

堅持科學治汙,實施分區分類管控

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科學劃定核心保護區域、重點保護區域和一般保護區域,並因地因時、分區分類明確管控要求。核心保護區域禁止直接排放汙水;重點保護區域對重點水汙染物排放全麵從(cong) 嚴(yan) 控製;一般保護區域的排放管控要求較國家標準適當加嚴(yan) 。根據控製區域和產(chan) 業(ye) 政策,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提出差異化排放管控要求,合理確定不同行業(ye) 主要汙染物排放限值,給予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合理過渡期,在確保有效改善水質的同時,充分考慮企業(ye) 治汙成本,避免“一刀切",提高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堅持依法治汙,發揮標準引ling作用

生態環境標準是落實環境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的重要技術支撐,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引ling、規範和保障作用。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符合流域型綜合排放標準編製原則,按照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求,充分考慮各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平衡,進行合理分區,確定汙染物排放控製要求,完善南四湖保護治理法規標準體(ti) 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流域協同共治。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的頒布實施,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等排汙單位開展水汙染治理明確了守法標準,為(wei) 生態環境監測和監督執法提供了判定依據。

三、堅持穩中求進,推進南四湖流域高水平保護

南四湖承擔著調洪蓄水、調節氣候、生態保護、漁業(ye) 水產(chan) 、航運交通及文化旅遊等綜合功能,流域內(nei) 人口密集,產(chan) 業(ye) 結構以重化工為(wei) 主,能源結構以煤炭為(wei) 主,運輸結構以公路和航運為(wei) 主,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ti) 上尚未根本緩解。下一步,淮河流域局將以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實施為(wei) 契機,指導協調流域四省抓好南四湖流域排放標準的實施、監督和評估等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強化綜合治理,進一步提升南四湖治理保護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

抓牢排汙口這個(ge) “牛鼻子"

抓好《關(guan) 於(yu) 加強入河入海排汙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落實,堅持以水定岸、水陸統籌,以入河(湖)排汙口為(wei) 抓手,監督指導地方全麵推進南四湖流域各類入河(湖)排汙口“查、測、溯、治、管",全麵推動問題整治,重點從(cong) 源頭加強截汙治汙,切實解決(jue) 沿岸汙水違規溢流直排等問題,有效管控入河(湖)汙染物排放,推動構建“受納水體(ti) —排汙口—排汙通道—排汙單位"全過程監督管理體(ti) 係。繼續組織對南四湖53條主要入湖河流、重點區域以及重點企業(ye) 入河(湖)排汙口開展監督性監測,以點帶麵、以點促麵,倒逼岸上城鄉(xiang) 各類汙染源全麵整治。

深入開展監督幫扶

更加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大局,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和力度,從(cong) 守護南水北調東(dong) 線調水安全的高度,科學指導推動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工作。深化水生態環境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jue) 工作機製,實現對南四湖湖區及53條主要入湖河流76個(ge) 斷麵的分析評價(jia) ,緊盯問題不放,保持力度不減。既做到善於(yu) 發現問題,也主動幫助地方分析解決(jue) 問題,推動流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揮聯防聯控機製作用

2021年,淮河流域局會(hui) 同流域四省生態環境廳及相關(guan) 8個(ge) 地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聯防聯控機製。著力發揮機製平台作用,壓緊壓實地方黨(dang) 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流域統籌與(yu) 區域治理的工作協同,督促地方落實人工濕地建設、初期雨水汙染治理試點等重點任務,推動南四湖流域重要河湖生態流量(水位)實時數據、重要入湖河流水質監測數據等信息共享,指導蘇魯兩(liang) 省建立南四湖流域重要河流跨省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督促做好跨省界河流“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編製和應急演練等工作,推動形成協調聯動、責權清晰、運轉高效的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體(ti) 係,守護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泓清水北上"。


技術支持:   sitemap.xml   
©2025 版權所有 betway电竞网址   www.hondaseitousho.com   備案號: